什麼是Tesler's law 複雜性守恆定律
在設計一個產品或系統時,常常會遇到一個難題:我們應該讓它變得多簡單? 我們想要的當然是簡單易用的產品,但問題是,系統本身的「複雜性」並不會因為我們簡化它的外觀而消失。 這就是 Tesler's Law,或稱「複雜性守恆定律」的核心觀點:系統的總複雜性是無法完全消除的,這些複雜性只能被轉移,而不是消失。
簡單來說,複雜性要麼由設計師和開發者在產品設計時承擔,要麼就讓使用者在操作時承擔。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使用者覺得產品好用,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減少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所面對的複雜性。
誰是 Tesler?
Larry Tesler 是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他在 Xerox PARC 和 Apple 工作時,提出了「複雜性守恆定律」。 他發現許多設計中的複雜性無法簡單地消除,但可以轉移或隱藏。 這種洞見源於他在設計初期的工作,特別是在發展桌面軟件時,他強調一致性和可用性的設計原則。
最初應用這一理念的環境是桌面電腦和物件導向的軟體設計,Tesler 覺得一致性設計不僅幫助使用者減少負擔,還能讓開發者共享標準化的軟體庫,從而加速開發進程。
現代科技中的 Tesler's Law 應用
此定律在現代科技產品中被應用,可以引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等當今熱門技術,通過隱藏或轉移複雜性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實例1:AI 和機器學習的例子
例如,在語音助手(如 Siri 或 Alexa)背後,有著極其複雜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模型。 但使用者只需要說一句話就能執行多步操作,如訂鬧鐘、播放音樂或查詢天氣。 在這裡,設計師和開發人員承擔了所有的技術複雜性,讓使用者只需發出簡單的指令。
實例2:自動駕駛技術
在自動駕駛系統中,設計師和工程師必須解決非常複雜的感應、數據處理和決策問題,而駕駛者只需簡單地選擇目的地即可,複雜的駕駛決策完全交給車輛。
不是越簡單越好
然而,簡單的設計不總是最好。有時候,過度簡化反而會讓使用者感到困惑或失去控制感。 例如,某些應用程式為了讓介面看起來更簡單,過度隱藏了高級選項,導致有經驗的使用者無法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
因此,設計師的任務不只是讓產品看起來簡單,還要確保功能齊全且易於使用。 真正的挑戰是找到功能與簡單之間的平衡,讓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所需的功能,而不會感到困擾。
設計技術解決方案
漸進式揭示 (Progressive Disclosure)
漸進式揭示是一種設計策略,旨在避免讓使用者一開始就面對所有功能或選項,而是逐步展示他們需要的內容。這種技術讓使用者首先接觸到基本且常用的功能,隨著需求的增加,才逐步揭示更多進階功能。
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於功能豐富的應用程式或系統,因為它能避免讓新手使用者因為面對過多選項而感到困惑,同時也能滿足進階使用者對更高階功能的需求。
實例:智慧型手機設定
在大多數智慧型手機中,設定選單通常將一些基本功能(如 Wi-Fi、藍牙等)直接展示出來,而更多進階選項則隱藏在次級選單中,只有在使用者需要時才會顯示。 這種設計不僅讓新手使用者能快速找到日常所需的設定,也保留了進階使用者在需要時調整更多參數的靈活性。
優點:
- 減少新手使用者的認知負荷。
- 逐步引導使用者探索進階功能。
- 增強介面清晰度與可用性。
潛在挑戰:
- 如果次級選單或隱藏選項過於複雜或不易發現,可能會讓進階使用者感到不便。
- 必須對功能進行精確的層次劃分,否則會導致操作繁瑣或功能難以查找。
隱喻設計 (Metaphor Design)
隱喻設計是利用人們已熟知的概念,將它們應用到新的技術環境中,讓使用者能輕鬆理解和操作新系統。這種技術通過借用現實世界中的比喻來幫助使用者建立心智模型,從而減少學習曲線並降低操作的複雜性。
實例:檔案系統中的垃圾桶
操作系統中的“垃圾桶”或“回收站”功能就是一個典型的隱喻設計。當使用者想要刪除一個檔案時,他們可以將檔案拖動到螢幕上的垃圾桶圖標中。這種設計模仿了現實世界中我們將垃圾扔進垃圾桶的行為,讓使用者對數位環境中的檔案刪除操作感到熟悉且直觀。
優點:
- 簡化了複雜的數位概念,讓新手使用者容易上手。
- 利用日常經驗,減少了使用者學習新系統的時間。
- 提供清晰的心理模型,使得操作更具直覺性。
潛在挑戰:
- 過度依賴隱喻可能會限制設計的創新,或在技術變革時難以適應。
- 某些隱喻可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難以理解,導致跨文化設計的挑戰。
功能分層 (Layering of Functionality)
功能分層是將系統或應用的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技能水平提供相應的功能。這種方法讓初學者可以使用基本功能,而高級使用者則能透過進階模式獲取更多選項和控制權。
這種設計方式確保了產品的簡單性,同時保留了它的功能豐富性,讓不同使用者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使用。
實例:幣安的 Lite 版與 Pro 版
幣安(Binance)是一個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它提供了兩種不同的介面模式:Lite 版和 Pro 版。Lite 版專為新手和基礎交易者設計,提供簡單直觀的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進行購買或出售加密貨幣的操作。 相反,Pro 版則是針對進階交易者,提供更多技術指標、複雜的交易工具以及高級的市場數據,讓專業交易者能夠進行更精細的控制與決策。
這種功能分層設計允許平台能夠同時滿足初學者和專業交易者的需求,提升了整體的用戶體驗。
優點:
- 針對不同使用者群體的需求量身打造,提升滿意度。
- 簡化初學者的操作,避免他們因過多選項感到困惑。
- 保留進階功能以滿足專業使用者,避免功能不足的問題。
潛在挑戰:
- 如果進階功能的設計不夠清晰,可能會讓高級使用者感到困惑或不便。
- 功能層次過多可能會讓部分使用者覺得繁瑣,增加操作時間。
一致性設計 (Consistency Design)
一致性設計強調介面元素和互動方式的一致性,這樣使用者可以更輕鬆地預測系統行為,從而減少認知負荷。當使用者在不同的頁面或功能模組中看到相似的設計元素和操作方式時,他們可以快速理解並適應系統的其他部分。
實例:一致的手勢操作與元素
許多應用程式都會統一使用「左滑」或「右滑」來刪除、存檔或進行其他操作。如果每個應用功能的手勢操作不一致,會讓使用者感到困惑。統一的手勢設計能幫助使用者更直觀地完成操作,降低學習成本,提升使用體驗。 又例如,在大多數手機應用中,返回按鈕的位置和功能都是固定的,這讓使用者能夠快速習慣介面並掌握操作流程。
優點:
- 減少使用者的學習負擔,提升使用效率。
- 一致的設計提升了整體介面的專業感和可預測性。
- 在不同功能模組之間切換時,使用者不需要重新學習操作方式。
潛在挑戰:
- 有時過度強調一致性可能會忽略功能的多樣性或靈活性。
- 一致性設計在應對不同設備或螢幕尺寸時可能面臨挑戰。
自動化設計 (Automation)
自動化設計是將一些重複性操作或不必要的細節自動處理掉,讓系統來承擔複雜性,從而減少使用者的負擔。這種設計技術讓系統能夠預測使用者的行為並提前處理,從而提升操作的流暢性和效率。
實例:自動色彩模式切換
智能手機的介面會根據使用者所在地的時間進行自動切換,當使用者環境為白天時,會自動切換至淺色模式,而日落後會自動切換為深色模式。
優點:
- 減少重複性操作,讓使用者專注於核心任務。
- 提升操作效率,讓系統更加智能化和即時性。
- 使用者不必處理技術細節,減少學習負擔。
潛在挑戰:
- 自動化操作可能會讓一些使用者感到失去控制感,特別是當自動化系統未能按預期運行時。
- 系統的自動化設計需要處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和情境,過度自動化可能導致不靈活。
成功與失敗的設計案例對比
成功案例:Apple 的設計哲學:
Apple 的產品經常被視為複雜性守恆定律的成功範例,特別是在 iPhone 的設計上,他們用簡單的界面和直觀的操作,隱藏了大量的系統複雜性,讓使用者能夠輕鬆使用。
失敗案例:某些數位相機的複雜操作介面:
許多數位相機將所有功能堆砌在主菜單上,導致使用者在拍攝時被過多選項困擾,最終無法有效利用相機的全功能。這是設計過於複雜的例子。
結論:設計的智慧在於找到平衡
複雜性守恆定律告訴我們,無論如何,產品的總複雜性是無法完全消除的。 作為設計師,我們的任務是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讓使用者感覺到產品簡單好用,並將不必要的複雜性交給系統處理。 這樣的設計既能提升使用者體驗,也能確保產品功能的完整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看似簡單的工具,其實背後的設計師已經花費大量心血,將複雜性承擔了下來。這就是偉大設計的力量。
Reference
Tesler’s Law: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and Humanity in UX